


|
![]() ![]() ![]() |
|
⊙林天送(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教授) ----------------------------------------------------------
維他命B群 (Vitamin B group) 是一群水溶性的有機化合物,它們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進人體代謝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製造紅血球,執行許多氧化還原作用,有助神經與肌肉的運作功能。
去年日本科學家發現,咯奎 (pyrroloquinoline quinone ,簡稱 PQQ , Nature 422: 832, 2003) 也屬於維他命 B 群之一。 PQQ 促進細胞代謝,是氧化還原作用的酵素輔因子,雖然每日人體的需要量還沒有訂出來,但是芹菜、黃豆、青椒、菠菜、綠茶等含有豐富的 PQQ 。
目前的統計:維他命B群有九種類,是所有維生素的最多分類,也是令人迷惑的一群,人體無法自身合成,必須由外補充。本文簡單介紹它們的功能與食物來源:
B1 ,琉胺素:促進碳水化合物轉變成能量、協助心臟與腦的運作。每日建議用量(RDA)1.2 毫克。來源:糙米或麥類、瘦肉(尤其豬肉)、魚、黃豆等。
人類之所以能抵抗感染病原,靠的便是身體的免疫系統機制,用最簡單的概念來說,免疫系統像是一組抗病兵團,當病毒入侵時就會發出警戒訊號、產生特異性的免疫反應,啟動免疫細胞動員吞噬病菌,產生抗體等免疫機能的健康防範功能。如果說提升免疫力是預防感染維持健康的積極方法,那麼均衡的飲食就是提升免疫力的最基礎要件之一。根據研究發現,營養不良及缺乏某些營養素的人其免疫力較低,對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也較弱,而病毒在營養不良者體內也較容易發病,甚至引起更嚴重的病毒感染併發症。免疫系統」可分為兩部分:
1. 皮膚的外層保護:為人體抵抗外來病菌的第一道防線,皮膚表皮的角質層,在人體的外層形成薄膜,是人體防止病原菌入侵的天然屏障。當人體皮膚上有沾染細菌或病毒時,會很容易經由口或傷口等途徑進入人體體內,進而引發疾病。
2. 體內免疫系統:主要是人體內的免疫防禦機制,免疫的保護機制為透過身體內白血球的巨噬防禦系統和體內的抗體免疫系統來產生抗體,直接對於侵入體內的病原體發生對抗,防止病原體侵入。
■如何提升免疫力?
現代人「少運動、少蔬果、高油脂食物」的生活方式,容易造成免疫系統的功能異常或是下降的情形,對於外來的病原菌或腫瘤細胞的免疫能力削弱。所以現代人不但容易常有過敏、氣喘等的症狀,罹患流行性疾病的感染人數也變多了,甚至對於癌症的發生率也有增加趨勢,維持正常的免疫功能,實為健康的基礎之一。改善或調整免疫力可從幾個面向來做:
2007/05/19 07:35
(法新社巴黎十八日電) 你可以蒸、炒、微波或生吃,但是看在老天的份上,不要用英國人的方法水煮青花椰菜。
「華瑞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說,這種「標準英國烹調習慣」會破壞大部分芸薹屬蔬菜內含的抗癌物質。芸薹屬蔬菜包括花椰菜、甘藍菜及白花椰菜。
人類食用時,這些蔬菜中常見的硫配糖體會轉換成能抵銷癌症毒害的異硫氰酸鹽,並加速致癌物質排出體外。
根據「食品化學暨毒物學」期刊刊登的一篇研究顯示,水煮「甘藍家族」任何一種蔬菜三十分鐘,會讓內含的異硫氰酸鹽流失大部分。
2007/04/11 13:47記者:張喬青
科學家研究,用節食少吃的方式,並不能真減肥,而且容易復胖,專家研究,飲食習慣才是關鍵,在研究琉球和美國人的飲食習慣,發現琉球人吃的很多,卻比美國人瘦,分析他們吃的食物是蔬果豆腐,卡路里少,但是容易有飽足感,美國人吃的漢堡速食,吃一堆卻沒有飽的感覺,反而容易胖。
你有沒有越減越肥的經驗,科學家表示,其實以節食方式減肥是沒有效的,因為體重上上下下,反而復胖的很快。另外專家發現,體重跟您吃的食物有關係。
日本琉球民眾,吃的食物為蔬菜為主,而且多元化,體重比美國人輕,又比較長壽,是全世界人瑞最多的地方,他們還奉行一個原則,吃到八分飽就要起來動一動。
美國營養學教授芭芭拉研究這個現象,發現「速食」是發胖的罪魁禍首。漢堡、薯條,主要成分是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1盎司加起來就有481卡路里,琉球民眾愛吃的蔬果,主要成分是纖維和水,1盎司加一加只有57卡路里,卻能產生飽足感。營養學教授芭芭拉:「我們知道低卡路里密度的食物,能會感覺很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