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章來源樂活單車

 

從三坑老街或大溪橋開始自行車道的旅程,沿途上下坡不斷,不過都屬於難易度較低的路線,兩旁田野彷彿將你帶入不一樣的時空,偶爾爬上一個小坡,或是穿越一道小水流,不是Off-Road,但卻有不同於一般自行車道的感受,然後沿著大漢溪逆風前進,原來自己的腳力不過如此。等級:★★全長:主路線約15公里→老街牆上留存下為發揚社區的標語,似乎能感受過往的時空背景。

 
 

交通汽車+單車﹙4+2﹚1. 三坑老街端:經由國道三號下龍潭交流道後往石門水庫方向,至大昌路與中正路口後左轉,一直直走後遇台三乙線與三坑段路口,左轉進入後即可抵達三坑老街。2. 大溪橋端:經由國道三號下大溪交流道接縣112甲,至員林路一段右轉往員林路二段﹙台3﹚,左轉三元一街接桃64,右轉台4後即可抵達大溪橋。火車+單車3. 至桃園火車站或中壢火車站下車後,搭往石門水庫的公車,至三坑站下車後,往二段潭方向即可抵達。

 
 

補給點此段路線沿途有不少休息亭及流動廁所,但要找飲水及食物的補給可就沒那麼容易,大致上只集中在大溪橋及三坑老街,還要注意的是,若非假日大溪橋一帶可沒有攤販,恐怕要繼續往大溪老街才能找到飲食的補給。另外在單車租借方面,目前只有在崁津橋下有,但非假日也是沒有營業的。

 
 

充滿叉路的自行車道大溪-三坑自行車道屬於半環狀式,自大溪橋過崁津橋下方河濱公園再一小段,都是單線的自行車道,來回會經過同樣的路段,但在番子寮前端,自行車道即叉為兩條,在二崁休憩點過後又再度會合,但交叉後隨即分開成一環狀。光看地圖就覺得這條自行車道路線較為複雜,但這還都只是主要幹道,在沿途都可以看到許多小叉路,並有路牌標示著,可能是往山上騎的「探索路線」,或是被比人還高的草堆圍住並且沒有舖柏油的「挑戰級路線」,如果覺得單純騎自行車道不夠過癮的人,不妨呼朋引伴探險去吧!不只如此,偶爾還會穿越奇怪的小路,就像是從住家下方穿過,然後陡坡轉個彎接著竟是更陡的坡,雙腳突然一個沒力就再也騎不上去了,此時只好跨下車改用牽行的方式,牽上坡頂後喘個氣,還好,有上坡總會有下坡,隨即是輕鬆且涼爽的滑行,彌補了拼命踩踏的疲累感。離開老街會經過一小段階梯,可從兩旁的牽引道上下,但坡度較陡,用扛車方式或許較好走。↑

 
 

田野風情 爬小坡涉小溪騎著單車穿越在鄉野小徑之中,稻田在兩旁飛逝,雖然大部分已收成,但留下那幾片在陽光下仍閃閃發光的金黃稻田,風一吹過,千百隻麻雀成群飛起,大肆佔據田野旁的農舍屋頂,以及一旁光禿禿的樹枝上,從下方騎過還可以感覺到頭頂一片吵雜,然後回頭一望,牠們竟又囂張地佔據農人們辛苦耕耘的農作物上,金黃稻田海頓時又多了群隨波逐流的麻雀群,熱鬧非凡。

 
 

整段自行車道除了幾個超短陡坡及小山丘外,大部分都屬平緩輕鬆的兩顆星級數,適合攜家帶眷前來騎乘,完全和一般車道分開的空間,不會有汽機車排放出來的壞空氣,但偶爾會有耕耘機出現準備下田耕作,此時稍微停下行程,甚至可以拿出相機替這樣的光景留下個農村風光的畫面,然後等待耕耘機下田工作,再繼續跨上單車前進。沿途田野遍佈,有稻穗滿滿的金黃、韭菜初生的翠綠還有那己收成的灰黑田地,相信不同的季節也會有不同的風貌。↑小編造訪時兩旁田野已全數收割完畢,讓冬季添了份蕭瑟。

 
 

三坑自行車道還有一項名產,就是在車道中有一小段的涉水路線,小水流被兩個小小的坡道夾住,就像爬過兩座小山一般,在谷底涉水而過,隨即又回到坡頂,然後劃出一條水痕,就像記錄著與愛車一同行過的軌跡一般,然後再從小坡頂一路下滑,轉眼出現又是寬闊的田野,只是要注意在放慢速度涉水時,一時間可能會爬不上緊接而來的短陡坡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品靚 的頭像
    品靚

    PJ-cook 品靚上菜

    品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